• 联系客服

浪涌保护器如何选型?一级浪涌保护器和二级浪涌保护器怎么区分?


  在当今社会,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雷电防护已成为确保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工业控制及民用设施安全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on Device,简称SPD)作为防雷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其正确选型与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到防雷效果的优劣。本文将深入探讨浪涌保护器的选型原则,并详细解析一级与二级浪涌保护器的区别。

浪涌保护器如何选型

  一、浪涌保护器如何选型?

  1.确定保护等级与分类

  浪涌保护器根据其安装位置和保护对象的不同,分为多个保护等级。一般而言,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Type 1)安装于建筑物入口处或LPZ0B(直击雷非保护区)与LPZ1(第一防护区)的边界,主要抵御直击雷电流;第二级(Type 2)安装在分配电盘或重要设备前端,进一步衰减剩余浪涌能量;第三级(Type 3)则更靠近敏感设备,提供精细保护。明确保护等级是选型的第一步。

  2.额定电压与最大持续工作电压

  浪涌保护器的额定电压需与被保护电路的标称电压相匹配,确保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干扰电路的正常运行。最大持续工作电压(Maximum Continuous Operating Voltage,MCOV)应高于系统的最大工作电压,但低于设备的绝缘耐受电压,以保证长期稳定工作而不发生误动作。

  3.能量吸收能力与通流容量

  根据预期的最大浪涌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浪涌保护器。一级浪涌保护器通常需要承受更高的浪涌电流(如数十至数百千安培),因此其能量吸收能力和通流容量要远大于二级浪涌保护器。了解并计算可能遭遇的最大浪涌电流是关键。

  4.响应时间和残压

  响应时间指浪涌保护器从感应到浪涌信号到开始导通的时间,越短越好,以减少对被保护设备的影响。残压则是浪涌通过后,在SPD两端的电压降,低残压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敏感设备。在选型时,应综合考虑这两项指标。

  5.安装环境与认证标准

  不同的使用环境对浪涌保护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工作温度范围等有不同要求。同时,确保所选SPD符合相关的国际或国家标准,如IEC 61643系列,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合规性至关重要。

  二、一级与二级浪涌保护器的区分

浪涌保护器如何选型

  1.安装位置与保护目标

  -一级浪涌保护器:位于防雷系统的最前端,通常安装于建筑物的总配电室或靠近电源进线处,主要目的是阻挡直击雷产生的大能量浪涌,以及附近雷击引起的感应过电压。它承担着“粗滤”的角色,保护范围广泛,但处理的是能量巨大的浪涌电流。

  -二级浪涌保护器:安装在一级保护之后,接近于具体的用电设备或子系统,如服务器机房、通信设备前端等。它的作用是对经过一级防护后剩余的浪涌能量进行进一步衰减,保护更加精密和敏感的电子设备免受损害,属于“细滤”层次。

  2.技术参数差异

  -能量吸收能力与通流容量:一级浪涌保护器设计用于承受极端的浪涌电流,其能量吸收能力和通流容量远大于二级浪涌保护器。例如,一级SPD可能需要处理数十至数百千安的浪涌电流,而二级SPD处理的电流通常在几千安以下。

  -残压与响应时间:虽然两者都追求快速响应和低残压,但由于一级SPD面对的是更高能量的浪涌,其设计上可能更侧重于高能量的处理能力,而二级SPD则在满足一定能量吸收的同时,更加注重降低残压,以保护敏感设备不受损害。

  3.应用场景与配置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一级与二级浪涌保护器往往是配合使用的,形成分级保护体系。这种多层次的防护策略能够有效分散和削弱浪涌能量,确保最终到达敏感设备的浪涌电压降至最低,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设备安全。合理的配置包括但不限于:在主电源入口设置一级保护,在重要分支电路或设备前端增设二级保护,必要时还可以增加第三级保护,形成层层设防的保护网。

  浪涌保护器的正确选型与配置,是构建高效防雷系统的基础。通过对保护等级的准确界定、技术参数的细致考量,以及对安装环境的周全评估,可以确保选择最适合的浪涌保护器。想要获取更多相关内容,欢迎点击浪涌保护器进行了解!

集防雷设计、防雷施工、接地降阻、防雷技术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在防雷领域,秉持防、治同行的原则,以防雷电隐患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