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客服

管式避雷器由什么组成?管式避雷器型号

于 2025-08-13 14:29:35 发布


  在电力系统中,避雷器是抵御雷电冲击和操作过电压的关键设备。其中,管式避雷器(又称排气式避雷器)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曾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保护。尽管现代技术已逐步被氧化锌避雷器取代,但管式避雷器的原理和型号设计仍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经典防雷设备。

管式避雷器型号

  一、管式避雷器的结构组成

  管式避雷器的核心设计理念是通过气体灭弧实现过电压保护。其基本结构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产气管

  -材料与功能:产气管通常由纤维、有机玻璃或塑料制成,其内壁涂覆可产生气体的材料(如石英砂或纤维素)。当雷电流通过时,高温电弧会引发管内材料气化,形成高压气体用于灭弧。

  -设计特点:管体需具备耐高温和抗压能力,以承受雷电冲击下的瞬时高能量。

  2.内部间隙(S₁)

  -结构形式:由棒形和环形电极构成,位于产气管内部。正常运行时,内部间隙维持绝缘状态;当雷电过电压击穿时,间隙导通并形成放电通道。

  -作用机制:雷电流通过内部间隙后,工频续流产生的电弧会加热产气管,触发气体释放。

  3.外部间隙(S₂)

  -物理位置:外部间隙位于避雷器与带电线路之间,作为隔离保护层。

  -关键作用:正常运行时,外部间隙阻止工频电流通过;雷电过电压击穿后,外部间隙导通,为雷电流提供泄放路径。

  工作原理简述:

  当雷电波侵入时,内外间隙同时被击穿,雷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泄入大地。随后,工频续流在管内产生电弧,高温导致产气管释放气体,形成高压气流吹灭电弧。随着外部间隙恢复绝缘,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管式避雷器型号

  二、管式避雷器的型号与参数解析

  管式避雷器的型号设计通常包含电压等级、结构特点及性能参数等信息。以典型型号为例,解析如下:

  1.型号示例:FZ-10/3000

  -FZ:表示“阀式避雷器”(F)与“管式结构”(Z)的组合。

  -10:额定电压为10 kV,表示该避雷器适用于10 kV输电线路。

  -3000:标称雷电流冲击放电能力为3000 A,反映其泄放雷电能量的能力。

  2.型号示例:FCZ-35/5000

  -FCZ:表示“复合型管式避雷器”(F为复合,C为瓷套,Z为管式)。

  -35:额定电压为35 kV。

  -5000:标称雷电流为5000 A,适用于更高电压等级的线路保护。

  型号设计的工程意义:

  -电压适配性:型号中的电压参数需与系统运行电压匹配,避免因过压击穿导致设备损坏。

  -泄流能力:标称雷电流值越大,避雷器对强雷电冲击的承受能力越强,但需权衡成本与实际需求。

  -结构差异:不同型号的避雷器可能采用不同的产气材料或间隙设计,以适应特定环境(如高海拔或潮湿地区)。

管式避雷器型号

  三、管式避雷器的维护与选型建议

  1.日常维护要点

  -防潮处理:定期检查产气管密封性,防止受潮导致绝缘性能下降。

  -间隙检测:测量内外间隙的放电电压,确保其符合设计标准(如10 kV避雷器的放电电压应为35 kV)。

  -更换周期:根据雷击频次和管体损耗情况,建议每5-10年更换一次避雷器。

  2.选型原则

  -匹配电压等级:避雷器额定电压应略高于系统最高运行电压(如10 kV系统选用12 kV避雷器)。

  -考虑雷击强度:雷暴多发地区应选择标称雷电流更高的型号(如5000 A以上)。

  -环境适应性:在高湿度或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优先选用密封性更强的复合外套型号。

  管式避雷器凭借其简单可靠的结构设计,在电力防雷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通过对其组成、型号及技术特点的深入解析,我们不仅能理解其历史价值,还能为现代防雷工程提供经验借鉴。想要获取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防雷知识栏目进行了解!

集防雷设计、防雷施工、接地降阻、防雷技术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在防雷领域,秉持防、治同行的原则,以防雷电隐患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