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客服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高吗?架空线路雷击哪里最危险?

于 2025-07-12 11:00:00 发布


  在电力系统中,雷击是导致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扩大和电压等级的提升,雷击跳闸问题愈发凸显。本文将从雷击跳闸率的成因及架空线路的雷击危险点等方面展开解析。

架空线路雷击哪里最危险

  一、雷击跳闸率的成因与影响因素

  雷击跳闸率(Lightning Trip Rate,LTR)是衡量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核心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n=N×P₁×η

  其中:

  -N:线路单位长度(100km)的年落雷次数;

  -P₁:雷电流幅值超过线路耐雷水平的概率;

  -η:冲击闪络转化为稳定工频电弧的建弧率。

  1.耐雷水平与线路设计

  耐雷水平(Lightning Withstand Level,LWL)是线路抵御雷击的能力阈值。例如,110kV线路的典型耐雷水平约为70~120kA,而500kV线路可达200~300kA。耐雷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线路的绝缘配置(如绝缘子串长度)、避雷线保护角及杆塔接地电阻。以避雷线为例,双避雷线配置可使耐雷水平提升37%~47%,而单避雷线的线路则易因保护角偏大(>30°)导致绕击风险增加。

  2.建弧率与系统特性

  建弧率(Arcing Probability,η)反映雷击闪络后形成稳定工频电弧的可能性。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如110kV及以上线路)的建弧率较高(约60%~80%),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如35kV及以下线路)的建弧率较低(约10%~30%)。这是由于前者单相接地故障会直接引发跳闸,后者则需两相闪络才会跳闸。

  3.地理与气象条件

  山区、沿海等多雷区的雷暴日数(Td)远高于平原地区。例如,青龙县年平均雷暴日为30天,而云南、广东等地可达80~120天/年。此外,地形起伏会加剧雷电活动的集中性,使山区线路的雷击跳闸率比平原线路高65%~71%。

架空线路雷击哪里最危险

  二、架空线路雷击最危险的区域

  架空输电线路的雷击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关键部位:

  1.绕击危险区:导线与避雷线交界处

  绕击(Shield Failure)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导线或避雷线之间的空间区域。根据保护角理论,当雷电从避雷线外侧绕过时,易击中导线。保护角越大,绕击概率越高。例如,220kV线路若采用20°保护角,绕击率约为0.1%~0.3%;若保护角增至30°,绕击率可能升至1%~2%。山区线路因地形限制常采用较大保护角,因此绕击风险显著增加。

  2.反击危险区:杆塔顶部与接地系统

  反击(Backflashover)是指雷电击中杆塔或避雷线后,因接地电阻过高导致杆塔电位骤升,进而对导线放电。接地电阻是影响反击的关键参数:

  -接地电阻≤10Ω:反击概率低于1%;

  -接地电阻>30Ω:反击概率可能超过10%。

  山区杆塔因土壤电阻率高(如岩石层或干燥土质),接地电阻往往难以达标,成为反击高发区。

  3.档距中央避雷线

  雷电击中档距中央避雷线的概率约为10%,但由于此处避雷线与导线间距最大,耦合系数最小,雷电流更易通过避雷线泄入大地,反而成为相对安全区域。然而,若避雷线断裂或接地不良,此处仍可能成为隐患点。

架空线路雷击哪里最危险

  三、降低雷击跳闸率的防护策略

  针对上述危险区域,需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雷击跳闸率:

  1.优化避雷线配置

  -双避雷线+小保护角:500kV及以上线路应采用双避雷线,保护角控制在15°以下;

  -耦合地线:在山区线路中架设耦合地线,可降低反击概率20%~30%;

  -智能避雷器:在易击点安装氧化锌避雷器,快速吸收过电压并限制工频电弧发展。

  2.降低接地电阻

  -深井接地与柔性接地技术:在高土壤电阻率区域采用深井接地(深度>10m)或浇灌柔性接地体,可将接地电阻降至5Ω以下;

  -智能监测:部署接地电阻在线监测系统,实时预警异常值并指导整改。

  3.增强绝缘水平

  -升级绝缘子:采用防雷型绝缘子(如复合绝缘子)或增加绝缘子片数;

  -防污闪措施:定期清扫绝缘子并涂覆防污闪涂料,减少雷击后工频电弧的持续发展。

  4.智能预警与自愈技术

  -雷电定位系统:结合GIS与雷电监测数据,预测雷击路径并提前调整运行方式;

  -自动重合闸:110kV及以上线路的重合闸成功率可达75%~95%,显著减少雷击停电时间。

  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并非绝对“高”或“低”,而是与线路设计、地理环境及防护措施密切相关。在山区、多雷区及老旧线路上,雷击跳闸率可能显著上升,而通过科学设计与智能防护手段,可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想要获取更多防雷相关内容,欢迎拨打咨询热线进行了解!

集防雷设计、防雷施工、接地降阻、防雷技术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在防雷领域,秉持防、治同行的原则,以防雷电隐患为重点。